用户外活动填满五一:勒多曼因篇

书接上文。
小舅子他们在特种兵式的几天游玩之后表示最后一天想在家里休息一下,陪着他们吃了一天清淡的食物后,按了个脚,第二天一号他们便各自返回工作地去了。
而我们两口新的征程才刚要开始——下一站勒多曼因。
其实勒多曼因这个行程是五一之前就开始关注了的,因为之前徒步峨眉山、笔架山后加了很多户外群,五一前的偶然一天看到有人发了一个雪山冰湖皮筏艇的照片,并说准备开团出发,景点是我喜欢的那种风格,强度也还能接受,所以进群了解了一下,总共三天行程,:
- 第一天成都集合,乘坐包大巴车出发去康定
- 下午大概四五点到康定,吃晚饭,吃完后坐中转车去老榆林
- 老榆林早起坐转运车出发去山脚下的格因草原开始徒步。
- 徒步20公里,爬升到4300米左右,在山上营地住下。
- 第三天早起冲顶,然后下山。
- 各回各家。
- 我们只需要带两天的路餐,其他的他们包。
- 总费用650元1人,40人成团出发。

当时想着650这价格是真心不贵了,而且恰好能和小舅子他们来的时间错开,所以毫不犹豫的报了两个名。
但是在后面几天接待下舅子的过程中,群里消息不断,组织力度似乎不太够了,总共个加群的人有50多个,接龙说要去的也满了40个人,但是最后交钱的时候却不够包车的40人。
因为人数不够没办法拼大车,群主就开始降级说租20人小车,但是小车价格和大车只便宜了四五百块钱,最后摊下来每个人要多交100元,然后重新组织了一波接龙,不懂贵这100块会产生了多大的化学反应,这次直接20人都没凑齐...。
眼看着要散团了,但是我的瘾又被钓上来了,不想眼看着散团,索性就说我出个车,看有没有其他愿意出车的一起,凑个十几二十个人也还不错,终于在散团之际组织了三个车,最终有17人一起参与了这趟行程。
我们这个7坐车除开我和S,最终分两拨坐了5人。
先是3位泸州的朋友,两男一女,从泸州过来自贡上车,分别是快60的二叔,很会照顾人的刘姐,以及帅气的空少三笑。之后开车去成都接上2泰拳老师和一个川大的大学生。

后面就正式开始发图了,所以这里先吐槽一下这个团。
这个穿山甲不能算是正式的商业团,只能说是有一个大家信的过的群主去联系的车、住宿、餐食,规划好行程后在群里组织的,不过那点组织力几乎是没有,我们因为自驾所以最后减了100的团费,最终收的550元,但是当时承诺的东西一个都没达成,这里罗列已下,下次大家参加这种群性质的团一定要提前问清楚,留好文字存档。
- 说好的只用带路餐,但是最后第一天的晚餐需要自费,第二天的早餐也让我们自费,之后在山上说有鸡汤喝也没有准备,山上的营地的晚餐也很差,更别说早餐馒头还是馊的。
- 说好会花一千多请一个solo过贡嘎的领导,上山后发现人家是带了商团,几乎没管过我们团,另外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说是被叫来管我们,但是就下山看到了他们一下,拍照服务之类的就更别提了。
- 转运车期初以为是什么大巴之类的,上去才知道想多了,全是那种小货卡,上面拉一块篷布就行了,后来听其他上山的说有人坐的车是拉牛羊的,全是屎...。
好了,亏已经吃了,只能说下次注意了。
行程分享正式开始。
我们5月3号从成都出发康定完美错开了车流高峰,全程几乎没有堵车,一路狂奔,车上听二叔说天全服务站有「此生必驾」318的牌子可以打卡,大家商量一致就在天全休息一会儿。


因为是自驾,所以时间比较充裕,路上又没有堵车,我们四点左右就已经到了康定,所以先去刘姐一个朋友开的餐馆吃了一顿菌菇牦牛火锅,老板做的蘸料一绝。

吃完饭才不到5点,所以大家准备一起去逛逛溜溜城。
我们本来是开车进城的,但是穿了一圈都没找到车位,最后在城区里堵了一个小时重新回到康定进城口的边上的一个集中停车场,20元一天,建议大家来这里玩不要想在城区找车位了。


卖青稞大饼,挺香的,下面的店铺15一个,走了一截发现全是从这个店拿的,人家只卖12元,这几步路就有3元的差价。

走到一半发现下雨了,还好穿的冲锋衣。并且凑巧这边有个广场在搞商业活动,似乎是请了什么藏族歌星在唱歌,虽然是藏文歌,但是唱的还挺好听的,不过摇一摇没识别出来。

大家累了坐在路边休息,因为雨大,二叔又没穿冲锋衣,所以暂时和他们分开,我们两口子单独逛去了。

康定旅游局局长同款抖音樱花大街。

溜溜城打卡,为什么叫溜溜城?
“康定溜溜城”这个充满诗意的别称,主要源于康定与《康定情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的深厚渊源。这首传唱世界的民歌让康定以“溜溜”之名广为人知,而“溜溜”在当地方言中更是承载了独特的文化意蕴,在康定及川西方言中,“溜溜”常用来形容事物“美好”“漂亮”“流畅”。


1. 溜溜城打卡 2. 小巷一景
藏族同胞们的广场舞是锅庄,那「锅庄」又是什么呢?。
锅庄(藏语称“果卓”或“歌庄”)是藏族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集体舞蹈,尤其在四川、西藏、云南、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盛行。它不仅是重要的娱乐活动,更是藏族文化、宗教和社会交往的载体。

康定的夜景还是非常漂亮的。

天色渐暗后和大家汇合,去往老榆林的民宿休息。
因为对这边的卫生环境不报什么期待,所以提前买了隔脏睡袋,用塑料袋+垃圾桶装了点热水泡脚,早早便躺下休息了。




1. 早起民宿外的风景 2.房间环境 3. 早起窗外的雪山 4. 隔脏睡袋
没有领队,更没有领队说让我们拍出发照,所以我索性叫上大家一起随便拍了一张。

坐上蓬卡就出发了,一路上看不到外面,但感觉早餐都要被颠出来了,估计外面到处都是导弹坑。




1. 格因草原 2. 马帮的马
今天天气不错,依旧没看到领队...。

过木桥,水很凉,都是山上流下来的雪水。低山区


路过一个红石滩


低山区还有很多松树。

在徒步过程中海拔逐渐上升,慢慢树木就变成灌木和草甸,一路上会还经过各种路况:石头路,涉水路,草甸,沼泽等等。


一处绝佳的和雪山合影的机位


我也来一张,在这里不小心把登山杖掉落滚到峡谷下面去了。😅

一爬一个不吱声

有点累,生命力照片一张。

沿途的树木变成了灌木和草甸。

二叔年纪打了,自重也太重,大家都劝他坐马算了,他也听劝,800块直接座马去了营地。后来到营地听他说座马也听危险的,他上去的时候马没站稳前跪了,把他甩到沙地里了,我们在说幸好是沙地...。

终于走了快一半了,两岔河营地吃个午餐

继续出发

在一个绝望坡前碰到了其他队友,我不拍照大家是真不想拍合照....,碰上我这种队友是真挺好的。

最不想走的就是这种河谷路段,全是碎石头。还碰上大风,风里还夹着小粒的冰雹。

最后一个绝望坡,进入雪线了,天上也飘起了小雪。


绝望坡后面的美景

终于到营地了!


营地景色全览


太累了,完全不想拍照用其他人发的照片把。


休息的棚子。营地的饭菜很不好吃,大家草草吃完便都上床准备休息。


因为营地在海拔4300米左右,加上棚子里氧气不太流通,所以帐篷里十几号人晚上过夜的时候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反,症状基本上都是头疼。我后半夜睡了会,基本上是醒半小时睡半小时左右,我旁边的一个大学生几乎整夜没睡觉,两三点的时候还爬起来说想下山...,一整晚的噪音把他旁边的一个能睡着的老驴折腾到一晚上没怎么睡,感觉老驴也很难受哈哈。
S就是说觉得冷,因为棚子四处漏风,漏风最严重的就是我们躺下后头顶的地方,风大的时候我问不得不起来给她过上急救毯才好些。
后半夜风停了,我帮她把睡袋裹紧,把头罩住就留个鼻子嘴巴出来,才算是踏踏实实睡了好几个小时,比我有出息多了。

第二天四五点大家便陆续起床了,还能看到星空,但是我手机和充电宝都被冻没电了。

早餐的包子是馊的,我就喝了点稀饭,吃了自己带的面包。
因为出发的时候黑黢黢的,手机也没电了,就没拍什么照片,同行的刘姐借了他的充电宝给我用,让我得以续命。
天终于渐渐亮起来,发现我们被大雾追赶着,手机也有一些电了。


跟着前面的队伍的步伐,发现我们没有走常规的泥巴路线,而是条沿着河谷上行的碎石路段,然后踩着雪沿着山脊线的去往山顶,体验顶满,后来听前面的队友说起才知道,他们跟着一个商团的线路走的。

体验非常棒。

开始爬山脊线。几乎六七十度的大坡,踩着雪前进,非常爽!


就冲这一段爬坡这一趟也值了。

这里的雪一脚下去都能没过膝盖,躺雪上面来一张把。

旁边那条是常规上来的路,马上到了,看上面云层上去的时候应该还能看见雪山。

登顶。
说实话因为湖还没完全化开又被白雪覆盖,也不能去湖面拍照,导致山顶的风景和可玩性很一般,这块白色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只是一片平坦的雪地。

别的不说,先打个卡把。



看好了,这一剑,会很帅!(换我来拍的时候后面忽然就起了大雾,没拍上😭。)

因为风雪,准备下山了。

后面下山的风景就不发了,下山的时候倒是碰上领队了,因为要做扫尾工作,我们又是垫底的,所以一直被催着下山,搞的我们下山速度飞快,后半段几乎都是跑着下山的。
回到起点。

下雨了,安排第一波人坐皮卡,这波人回到民宿衣服基本上都湿了,我依旧做的蓬卡下山,不过因为没休息好,有点晕车的感觉,差点吐了。

之后便是返程,回去的时候只有泸州的三位和我们一起,另外两个坐其他车了。
也好,我们这几个人更聊的来,我们边开边聊,倒也不觉得累,还拉个群准备下次有什么活动再一起出行。
直到晚上11点30分才安全到达自贡,他们另外拼车叫了个野猪儿回泸州。
这次行程结束我缓了三天才缓过来,每天下班回家几乎粘上枕头就睡,每天的睡眠时长破天荒的突破了8个小时,临近9小时!
下次出行真的不想再开车了。
加入评论